一.主要知识点:1.PCB(进程控制块):使并发执行的每个程序都能独立运行。1.1PCB 已成为进程存在于系统中的唯一标志。1.2 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 PCB 构成了进程实体。2.进程控制一般由 OS 的内核中的原语来实现的。3.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4.四种信号量:整形型信号量、记录型信号量、AND 型信号量、信号量集。5.死锁:指多个进程在运行时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个僵局。6.引起死锁的原因:竞争资源、进程推进顺序不当。7.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请求和保持、不可抢占、循环等待。8.处理死锁的方法: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解除死锁。9.程序的三种装入方式:(1)绝对装入方式: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只能将目标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事先指定的位置;(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可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但不允许在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移动位置;(3)动态运行时的装入方式:可移动在内存中的位置。注:装入内存后,并不立即把其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而是在程序真正执行时才能进行地址转换。10.对换空间的管理:(1)对文件区空间的管理采取离散分配的方式(2)对对换空间的管理采取连续分配方式11.四种连续分配方式:(1)单一连续分配:单道程序环境;(2)固定分区分配:多道程序环境;(3)动态分区分配:涉及到所用的数据结构、分配算法、分区的分配和回收操作;重点:基于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空闲分区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最佳适应算法:空闲分区以容量大小递增的次序链接最坏适应算法:空闲分区以容量大小递减的次序链接(4)动态可重定位分区分配:与动态分区分配的差别是,增加了紧凑的功能。12.三种离散分配方式:(1)分页存储管理:逻辑地址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页表(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页表寄存器(存放页表在内存中的始址和页表的长度)。需要2 次访问内存。为了提高速度,采用了快表。(2)分段存储管理:逻辑地址分为段号和段内地址。段表(作用是实现从逻辑段到物理内存区的地址映射)。段表寄存器(存放段表在内存中的始址和段表的长度)。(3)段页式存储管理:地址结构由段号、段内页号、页内地址组成。段表寄存器(存放段表在内存中的始址和段表的长度)。需要访问 3 次内存。13.虚拟存储器特征:1)多次性 2)对换性 3)虚拟性①虚拟性 即不是物理上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②多次性 即每个作业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