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情分析:高一学生从整体来看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智力水平中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相对重点学校较低,历史基础差,普遍在初中阶段对历史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往往从个人喜好和经验出发,缺乏理性、深度。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漫画、视屏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这节课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难讲清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记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3.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通过情境做选择题。4.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 1977 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懂得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学生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参与讨论,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进步的,努力吸收其它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