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标1 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是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地表形态的变化非常复杂且涉及面广,地表形态的实例也就不可能一一列举,课标的意图应该是选取一、两个典型实例来分析。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实例,侧重分析外力作用。 地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场所,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课标中选取聚落和交通线路两个方面,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也体现了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本节课侧重于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作为一个以外力作用为主的地表形态的实例,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对第一节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理论 知识 的验 证 和运 用,学生通过第二节和本节的学习,可以学会 分析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会 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两大 部 分: 第一部 分是河流侵 蚀 地貌与堆 积 地貌,第二部 分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一部 分分别 选取河谷 和冲 积 平原 作为河流侵 蚀 地貌和河流堆 积 地貌的案 例进行剖 析,目 的是加 强 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 的理解,并 初 步 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 的方法。这 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 在 “河流侵 蚀 地貌”中,教材先 介 绍 了河流侵 蚀 地貌的三种形式 : 溯 源 侵 蚀 、下 蚀 和侧蚀 ,然 后 详 细 分析了河谷 的形态及演 变过程 。在 “河流堆 积 地貌”中,教材主要介 绍 了典型的地貌类型: 冲 积 平原 。并 对构 成冲 积 平原 的三个部 分: 洪 积 - 冲 积 平原 、河漫 滩 平原 和三角 洲 平原 的形成进行了较 为详 细 的介 绍 。 在 第二大 部 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中,教材通过分析不同 地区 河流地貌的特点 ,说明了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形态、规 模 和集 散 程 度 的影响。教材中设 计 了三个“活动”:张 家 界 的河谷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