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1 章 1 -1 什么是故障、不正常运行方式和事故?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答: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元件发生短路、断线时的状态均视为故障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一相接地短路、两点接地短路(实际上也属相间短路)和断线统称为电力系统的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但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故障就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状态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状态。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是:过负荷,过电压、系统振荡,频率降低等。 事故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电能质量变到不能容许的程度,以致造成对用户的停止供电(或少送电)或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前者称为停电事故,后者称为人身和设备事故。 不正常工作状态的性质、后果和危害性有别于故障,长时间的不正常运行有可能造成故障。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不可以避免,而事故则可以避免发生。 1 -2 什么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有什么区别和特点? 答:主保护:是为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它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远后备保护: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远后备保护的性能比较完善,它对相邻元件的保护装置、断路器、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引起的拒动,均能起到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但远后备保护将使停电的范围扩大,不能满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由于近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安装在同一元件上,所以近后备保护能满足选择性要求。 1 -3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装置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 (1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