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0501043 二、课程名称:电机学(Electro Mechanics) 三、学分、学时:2 5 学分、32 学时+12 学时(课内实验) 四、教学对象: 五、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六、先修课程:数学、物理、电路 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必修课;《电机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为了培养学生成为电工技术领域中的 高级技术人才,电机学主要讲述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等三类电机的结构,工作原 理及其起动、调速、运行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获得电机的基本理论 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电机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明确《电机学》课程在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地位,从而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和电机理论 的一般分析方法,了解电机的分类、主要作用;熟练掌握电机常用的电磁定律。 重点:电机常用的电磁定律;磁路和电路的类比;本课程的性质、一般分析方法 难点:常用的电磁定律在电机中的应用 第一篇 变压器 第二章 变压器的基本作用原理与理论分析 教学内容: 变压器的主要类型,变压器的结构,变压器的额定值。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电磁物理现象,参考方向,感应电动势,变比,励磁电流,漏抗,电路 方程,等效电路,相量图。 变压器的负载运行:电磁物理现象,基本方程式,归算,等效电路,相量图,简化等效电路 。 参数测定方法与计算:空载试验、短路试验。 变压器的运行性能:电压变化率、效率。 基本要求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变压器运行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变比的定义;熟悉空载电流的作 用、大小、性质、波形和影响因素,知道变压器折算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变压器 的基本方程式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最后要掌握变压器空载实验、短路实验的目的、接线 和方法,并会进行参数计算,了解标幺值的概念和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重点: 本章为变压器理论的核心,也是学生用电磁理论分析电机的起步阶段,其分析方法具有普遍 性,因而本章内容基本上都属重点,它既是变压器的重点,也是整个电机学的重点。必须熟 练掌握。 相对来说,通过电动势平衡,磁动势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