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兴隆镇中心小学 龙亨红 一、说教材: 《磁铁有磁性》是《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二是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三是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通过实验,要帮学生建立的两个科学概念:一是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二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的科学品质。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大千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概念的形成还十分模糊。平时学生都玩过磁铁,对磁铁比较熟悉,在他们对磁铁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是磁铁能吸引物体。只不过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大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和不吸引什么,在认识上是模糊的。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认识。 三、说教法、说学法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大千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我努力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教学。一上课就利用气功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望。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理念下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方法及其有效性。 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 四、说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课开始时,我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气功表演的情境,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现象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在导入时,我在手心偷偷地贴了一块磁铁,在乒乓球里也偷偷地放了一根铁丝,这样就把乒乓球吸在了手心上,而后告诉学生,老师并不会气功,让学生们猜猜老师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思考后,就猜到了我的手里可能藏着磁铁,并且也猜到乒乓球里也可能藏着铁制的物体或磁铁,这样,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本课要研究的主题--磁铁。然后,我接着进行追问:你们为什么这么猜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我知道磁铁能吸铁。 实验探究:在探究部分,第一个探究活动是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吸引哪些物体:我是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见到过的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例子引出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组物品,这组材料是学生们身边的、在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