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新课程化学必修 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它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本节内容引入了离子反应的概念,又进一步研究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和规律,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启下是指本节内容是后面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对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反应、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起到铺砖引路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和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鉴于本节内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②通过实验事实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并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2.情感态度目标: ①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②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环境保护等教育。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为了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说教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入,做到自己看、自己想、自己讨论、自己练习,从而通过教师的教法去改变学生的学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 、实验促学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 2 、探究归纳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