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年 级 下 册 语 文 教 案 《纸的发明》 人教 部编版 《纸的发明》教 学设计 设计说明: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我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缺点,最后展示了纸的发明对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制定目标:1、认识本课11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创造、制作、伟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知道纸的制造过程及有关纸的常识; 4、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内容,知道纸的制造过程及有关纸的常识。 教学难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实施目标: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其间产生了大量的发明创造,他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体现了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发明中,四大发明对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意义。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都是什么吗? (生齐答)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与造纸术有关的课文---10《纸的发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勾画生字词。 2、学生自主识记课文的生字词。 3、找一找,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4、明确本文的写作顺序:总-分-总。 5、师检查生字词。 6、梳理汉字结构。 7、重点讲解本课难写的字“洲”“册”,生练写并展示。 8、解词释义,明确词语“创造”“学富五车”“粗糙”“传承” 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应 该 怎么分?学生试 着 概 括 每 部分的大意。 师生共同梳理课文划分。 2、分段学习。 ①学习第1 自然段。 课件出示: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指名读。 圈出“之一”提问:这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生答。 ②学习第2~4 自然段。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书边找一找我国的造纸术的发明经历了怎样 的过程?找到后,在相应的位置上做标记。 梳理造纸术的发明经历的过程 造纸方法发明以前:龟甲、兽骨或青铜器。 后来:竹片、木片。缺点? 再后来:帛。优缺点? 西汉时代:麻。缺点?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优点? 蔡伦造纸经过: 剪碎或切断 →浸 →捣 →捞 →晒 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