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在当前我们国家强调科学发展的大环境中,专业技术人员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之根本,则以德为先。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无论是“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人才培养开发目标,还是“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都将社会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放在非常核心的位置。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是国家人才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谓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一般来说,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加以完善的,用来引导、约束及规范自身相关职业行为的各种思想观念、人生信仰和行为习惯的综合。就其存在形式而言,它往往体现为较为具体的道德规范与道德原则,并以较为概括和凝练的道德信条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导引和调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本专题将主要围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和基本原则展开阐述。 第一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一) 职业道德规范是彰显职业特点的社会道德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职业规范,它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与尊重,是一种深入人们灵魂深处的行为律令。当然,职业道德规范之所以具有这种深远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主要可以归结于其本身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本质上说,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在人类社会数千年文化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们之间以及人与自身之关系的富有理性的认知和感悟的结晶。同时,由于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乃至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职业道德规范的的内涵及其外在的表述,都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同,从而使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哪一种职业,抑或哪一个岗位上的道德规范,都同时毫无疑问地包含了那种为全社会,乃至全人类都能够认同和践行的普适性的内容,这也是由职业道德规范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