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由、市场和国家》读书笔记 国民经济学1 1 级研究生 高钟琴 我想在写读书笔记之前先理出一个头绪,便于行文的流畅。我不想按照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这本书的章节顺序来写,那样难度太大,连作者本人在重新编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没能理出一气呵成的逻辑,我也放弃了那种愿景。首先,我要做的就是图解布坎南写作此书的思维路线。第一个图解如下: 自由 市场 国家 经济模式转变之后,“公共问题”与“政府失败”相继被发现,尤其是7 0 年代以来的“滞胀”问题,让经济学家开始深入反思 布坎南:“市场失灵”不是国家采取宏观干预甚至直接微观调整的充分条件!我们要回到自由主义的交换经济学! 自由 市场 互 为 属 性 照理,应该运行得很自在的,却出现了“市场失灵”,特别是2 0 世纪 3 0 年代的大萧条,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普遍的国家干预政策 国家似乎成了经济的主导,不受限制的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通过对传统经济学思想的整理和反思,布坎南寻找到了什么??? 2 怎么才能回到自由主义的交换经济学呢?亚当·斯密、维克塞尔、弗兰克.奈特、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给了布坎南启示,他在这本书中传达的就是对市场运行的重新解释。下面是第二个图解: 也就是说,第一个图在布坎南那里成了下面的第三个图解: 大致的脉络我已经用图示法表达清楚了,接下来的工作,我想根据布坎南在书中的论证,用我认为比较清晰的脉络重新论述一遍。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也因为《同意的计算》这本书开创的公共经济学学科而获得 1 9 8 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公共选择理民众 契约(宪法制度或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 界定权限 制约活动 国家或政府 按照宪法或规则界定的权利进行政治或经济活动,即执法 按照宪法或者规则进行改变法律本身和现行成套法律规定的那些活动,即立法 自由 市场 交换的学科,发展的主线 布坎南的理论框架(四个假设) 第一:市场、政府的经济人范式 第二:交换的政治学和经济学 第三:主观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第四:宪法的民主产权制度保障 3 论,就是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所有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交换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政府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的关系。([6]P14)该理论最大的特点应该说有两个,“第一方面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化的交换科学,第二方面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有关个人行为的经济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