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州园林印象》拙政园

《苏州园林印象》拙政园_第1页
1/7
《苏州园林印象》拙政园_第2页
2/7
《苏州园林印象》拙政园_第3页
3/7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拙政园与颐和园、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一道,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园。 1997年,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则列于苏州园林之首。 本片拍摄历时一年,纪录了拙政园的四季景色。 (一) 数百年光阴荏苒,文脉延续至今, 拙政园,一部立体的园林史 明朝正德四年,也就是1 5 0 9 年,在京城做官的苏州人王献臣,因失意官场而还乡。回到苏州之后,王献臣买下了2 0 0 余亩土地,营造了一片城市山林。晋代文学家潘岳的《闲居赋》中有一句“拙者之为政也”,恰好与王献臣离开宦海之后的心境十分贴切,于是,这座园林,便叫作了“拙政园”。 苏州的文学艺术,至有明一代,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影响尤其深远。 这些生活在中国的首善之区的画家们,不仅笔墨精绝,而且他们又是十分懂得园林艺术的人。受王献臣之邀,在诗文书画诸多方面都有着极高造诣的文徵明,便参与了拙政园的营造。 苏州的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进士出身的王献臣,也是一位文人。苏州园林讲究诗意,讲究画意,正是造园者们深厚的修养,才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园林创作中得到了形象地外延。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富不过三代”。没料到,它仅在王献臣的下一代身上就得到了应验。由于王献臣之子的一夜豪赌,拙政园这样一份偌大的家业,便在转瞬之间,输给了徐氏家族。从此,数百年间名园易手,园林主人的更换多达三十余姓,而每一位园林主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它进行一番修葺整建,有人赋之以朴素,有人施之以奢华,在那些充满荣衰兴废的岁月里,这一座宅园一体的居所,真是风水流转,命运无常。 明清两朝,众多的骚坛名宿都曾在这里诗酒留连,又为拙政园增添了作为文人园林的色彩。据史料记载,文坛盟主钱谦益,江南名媛柳如是,著名的诗人吴梅村,以及书法大家何绍基等许多见于文学史志的人物,都曾以拙政园的风物为题,先后留下了文采风流的题咏。 当然,在这些作品当中,与拙政园关系最为直接的,还属文徵明的《拙政园诗画册》。 文徵明名绝一代,他能为拙政园传神写照,其影响可想而知。有人说,“拙政园延留至今,实有文徵明的图画之功”,这当是非常确切的评价。 当然,文徵明参与造园,并没有局限于纸墨之间,因为拙政园中这一株古老的紫藤,相传就是文徵明亲手所植。经过了400 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株紫藤,每年的阳春时节,都仍然绽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州园林印象》拙政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