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 6 页 《 西 溪 书 屋 夜 话 录 》 原 文 全 文 清 、 王 旭 高 著 题 解 : 《 西 溪 书 屋 夜 话 录 》, 医 论 著 作 。 清 ;王 泰 林 撰 。 原 系 手 稿 , 大 多 已 残 缺 , 仅 存 《 肝 病 证治 》 一 篇 , 收 入 《 王 旭 高 医 书 六 种 》。 本 篇 较 系 统 、 全 面 地 阐 述 肝 病 证 治 , 王 氏 将 肝 病 分 成 肝气 、 肝 风 、 肝 火 等 不 同 类 型 , 并 提 出 相 应 的 治 法 , 不 仅 这 种 分 类 法 与 前 人 迥 不 相 同 , 而 且 治疗 上 也 很 有 特 色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了 作 者 的 学 术 思 想 。 治 肝 卅 法 肝 气 、 肝 风 、 肝 火 , 三 者 同 出 异 名 。 其 中 侮 脾 乘 胃 , 冲 心 犯 肺 , 挟 寒 挟 痰 , 本 虚 标 实 ,种 种 不 同 , 故 肝 病 最 杂 而 治 法 最 广 , 姑录 大 略于下。 肝 气 证 治 一 法 曰: 疏肝 理气 。 如肝 气 自郁于本 经, 两胁气 胀或痛者 , 宜疏肝 , 香附、 郁金、 苏梗、青皮、 橘叶之属。 兼寒 , 加吴萸;兼热, 加丹皮、 山栀;兼痰 , 加半夏、 茯苓。 一 法 曰: 疏肝 通络。 如疏肝 不 应 , 营气 痹窒, 络脉瘀阻, 兼通血络, 如旋复、 新绛、 归须、 桃仁、 泽兰叶等 。 一 法 曰: 柔肝 。 如肝 气 胀甚, 疏之更甚者 , 当柔肝 , 当归、 杞子、 柏子仁、 牛膝。 兼热,加天冬、 生地 ;兼寒 , 加苁蓉、 肉桂。 一 法 曰: 缓肝 。 如肝 气 甚而 中 气 虚 者 , 当缓肝 , 炙草、 白芍、 大 枣、 橘饼、 淮小麦。 一 法 曰: 培土泄木。 肝 气 乘 脾 , 脘腹胀痛, 六 君子汤加吴茱萸、 白芍、 木香。 即培土泄木之法 也 。(温中 疏木, 黄玉楸惯用此法 。) 一 法 曰: 泄肝 和胃 。 肝 气 乘 胃 ,(即肝 木乘 土)脘痛呕酸, 二陈加左金丸, 或白蔻、 金铃子。 即泄肝 和胃 之法 也 。 一 法 曰: 泄肝 。 如肝 气 上 冲 于心 , 热厥心 痛, 宜泄肝 , 金铃、 延胡、 吴萸、 川连。 兼寒 ,去川连, 加椒、 桂;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