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讲义 导 论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 .研究对象: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因此,简言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 语言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汉语言文学(或对外汉语)专业都要开设一系列语言类课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语等,相对于其他语言类课程而言,语言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的语言,因此它比其他语言类课程涉及的范围更宽泛、更基础。 2 .主要任务:在于研究语言的本质、作用、结构和规律,使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语言的性质:(1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 )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的结构:(1 )音(外在形式)义(内容)结合体;(2 )符号系统。 语言的要素:语音、语义和词汇、语法。 (二)语言学简史 介绍语言学流派的目的是给大家指出一个学习研究的方向,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线索,知道语言学史上还有这样一些观点,还有这样的成就,或者说还有这样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大家如有兴趣,可以深入钻研。而在教学要求上,我们定的标准是相当的低的,了解一些基本的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不是要在这里给大家系统讲语言学史,只是一个引导。 1 . 语文学阶段 (1 )三大发源地: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有三大发源地:古代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 ①公元前4 世纪,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形成“声明学”;印度学者波尼尼在整理、注释梵文诗歌集《吠陀》时,写出了杰出的《梵语语法》或称《波尼尼语法》。 ②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对罗马史诗进行编辑与整理,他的学生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被称为“语法最伟大的权威”— — 《希腊语法》。古罗马学者借鉴希腊人的经验研究拉丁语,代表人是瓦罗和多纳图斯。瓦罗的名作《论拉丁语》一直被公认为权威著作。多纳图斯是圣经翻译家杰罗姆的老师,著有《语法术》,长期被当作标准课本。 ③中国古代对语言的关注同样是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4 世纪,被中国古代人们尊崇为十三经之一的《尔雅》就已初具规模,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物类与义类的词典(著者无考,大约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书,递相增益而成),比西方早了两千多年。到东汉时期又出现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比西方的字典早了一千五、六百年。小学即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成就的集中体现。可见,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2 )语文学的贡献:语文学三大发源地的语言研究重点有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