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遗传信息的翻译》的教学设计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袁春萍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翻译 一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 ⑴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⑵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的过程。 2.能力 ⑴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解、图表等形式,阐述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⑵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学习,建立信息意识,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⑵让学生亲身演绎翻译的过程,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必修 2《遗传与进化》的前 3 章以遗传学的发展史为主要线索,逐步阐明了基因的本质。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学习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前 3 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及其作用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在编排上采用的是在讲述转录和翻译的主干知识过程中,插入讲解密码子、tRNA等侧枝相关知识。教材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要用 2 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为第 2 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遗传信息的翻译的概念及过程;区分密码子与反密码子;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其中,尤其是翻译的过程更复杂。如何把翻译的复杂抽象转化成直观形象?又如何把翻译的静态插图转化为动态过程?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教 学 课 例 :《 遗 传 信 息 的 翻 译 》 的 教 学 设 计 广 东 汕 头 华 侨 中 学 袁 春 萍 通 过 前 面 章 节 的 学 习 , 学 生 已 经 初 步 形 成 了 有 关D N A 、 基 因 、 染 色 体 和 蛋 白 质 的 基 本 概念 , 对 “ 基 因 是 什 么 ” 以 及 基 因 通 过 指 导 蛋 白 质 的 合 成 控 制 生 物 体 性 状 等 有 了 一 定 的 科 学 认识 。 上 一 课 时 学 生 已 经 学 习 了 遗 传 信 息 的 转 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