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细说 《》中虽然不曾出现‘烦恼’二字,但般若法门处处都在解脱烦恼。下面是《金刚经》细说,一起看看吧。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一本学佛必读、妇孺皆知的大经。大般若经在四处,讲了十六会,共有六百卷,这经是第九会所说,译成中文共有 5837 个字。念诵的很多,但知义的较少。世亲菩萨著《金刚经论》用二十七疑来破除疑惑,阐明经旨。现在按照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大略讲解其要义。在三十二分中,第一分是序分,第二至三十一分半是正宗分,半分是流通分。学习般若法门,先须了解三种般若,即由文字般若下手,引起观照般若,而达到实相般若。“般若”是梵语,是五种不翻之一(1、秘密不翻;2、含多义不翻,如薄伽梵;3、我国所无,如阎浮树;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是生善不翻,因不学佛法,不能领悟“般若境界”。 古人说:“依 文解义,三世佛冤 ,离 经一字,即同 魔 说。”所以 要即文字离 文字,“言 语道 断 ,心 行 处灭 ”,方 与 般若相应 。金刚是坚 固 、透 明、锐利 ,用来比 喻 般若的体 、相、用,所以 此 经是以 “法”、“喻 ”为 名 。(取 名 有七种:即单 的三种,单 “人”,如《佛说阿弥 陀 经》;单 “法”,如《涅 槃经》;单 “喻 ”,如《梵网 经》。复 的三种,“人、法”,如《文殊 问 般若经》;“法、喻 ”,如《妙 法莲 华 经》;“人、喻 ”,如《如来狮 子吼 品 》。还有一种人、法、喻 都具 足 的,如《大佛顶 、如来密因、修 证 了义、菩萨万 行 首楞 严 经》。)波罗密译汉 语为 “彼 岸 到”,意 即“到彼 岸 ”。实际 上 ,此 岸 、彼岸 都是比 喻 。具 足 烦恼即名 此 岸 ;解脱自 在,即名 彼 岸 。“金刚般若波罗密”是别 名 ,“经”是通名 ,也 叫 “契 经”,上 契 诸 佛之理 ,下契 众 生之机 。经名 的含义是:以 金刚般的智 慧 ,转 化 烦恼妄 想 ,到达解脱的彼 岸 。另 外 ,此 经以 实相为 体 ,以 无住 为 宗,以 破我灭 罪 为 用,以 至极 圆 顿 为 教 相。这是此 经“五重玄 义”的提要。 现在简 略地 讲一下译经的法师 。鸠 摩 罗什 大师 ,译为 “童 寿 ”,是一位 有名 的译经大师 ,《妙 法莲 华 经》、《维 摩 诘 所说经》、《佛说阿弥 陀 经》等 ,都是他 翻译的。七岁 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