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与平台战略——ThoughtWorks 商业洞见数字化浪潮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所感知。据《哈佛商业评论》的调查,半数以上的企业高管认为自己的业务将在 12 个月内受到数字化浪潮较大程度的冲击,其中媒体、通信、消费者金融服务、零售、科技、保险、消费者产品、专业服务和教育等 10 个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图片来自:http://t.cn/RYz4m97数字化对企业的要求数字化到底对企业提出了什么要求?可以从一个真实的案例中看出端倪。一家全球知名的快消品企业,在京东 618 购物节之前花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设计促销计划,细到优惠力度、广告Banner 等每个具体环节都经过多次论证。市场部从领导到一线员工都如临大敌,力求方案精益求精。对待一次重要的促销机会,当然需要重视,但是从上到下如此关注、投入如此多的精力,这是为什么?原来这家企业对市场数据的处理能力还停留在相当初级的阶段,电商平台提供的数据还在用 Excel 归集处理。在这种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撑下,市场部的促销举措至少需要两周时间才能看到数据反馈。也就是说,一旦促销举措设计失误,在购物节的时间窗口内就没有再次调整的机会。这家公司的情况让我联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组数据:Etsy 在 2012 年平均每天能往生产系统部署超过 30 次;Amazon 在工作日平均每 11.6 秒就有一次生产系统部署发生,峰值时一小时内部署超过 1000 次。当这家快消品企业响应一次变化、进行一次实验的周期需要以两周计,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几年前就已经能够以小时、分钟为单位响应变化和开展实验。这种快速响应变化的能力,是数字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打造快速响应的能力,海尔把传统的层级管理体制改造成了三级的自主经营体机制。海尔将 7 万名员工自我组织成了 2000 多个自主经营体,最大的自主经营体数百人,最小的只有7人,如果一个员工在海尔内部找不到一个自营体能够接受他,海尔就会和他解除劳动合同。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每个小微(团队)都要变成一个个的小团体,所有相关人员都在这里头,负责开发某一个地方的市场,或某一个地区的市场。”直接来自顾客和市场的信息,就像鲶鱼一样激活了小团队的响应能力。图片来自:http://t.cn/Rz1tDTJ芬兰的游戏公司 Supercell 也倡导以小团队模式进行游戏开发,一般来说两个员工、或者 5个员工、最多不超过7 个员工组成独立的开发团队,称之为Cell(细胞),这也是公司名字Supercell(超级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