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综合统计数据审核研究1水利综合统计的内容水利综合统计是水利行业最基础的统计,他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基本情况,及时反映水利发展成就,为加快推动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水利综合统计为年度统计报表,包括水利发展主要指标快报表(1张)、水利综合信息统计表(8张)、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6张)。水利发展主要指标快报表,用于预测半年、全年水利建设和发展情况,按照“在地原则”主要调查当年水利工程能力、效益和水利建设投资情况等内容。水利综合信息统计表,主要调查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数量、水利工程供水量、城乡供水情况、灌溉情况、水土保持情况、防洪除涝情况和入河湖排污口情况等内容。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主要是统计水库、水闸、泵站、罐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以及入河湖排污口的基本情况。每座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的位置、规模、管理单位等内容都在此表中体现。2水利综合统计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1)数据填报不完整,主要是数据漏报问题,例如在水闸的统计数据中,按规模分类填报了数据,但是按类型分类就没有填报。(2)单位数量关系不一致,这是比较明显的错报现象,例如在耕地灌溉面积中,要求填报的单位是“千公顷”,而有些数据是按照“亩”填报。(3)数据逻辑性存在错误,这一类错误不容易发现,需要耐心仔细的辨别、核实。3水利综合统计数据的审核方法3.1浏览查阅法。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水利综合统计数据收集上来之后,首先采用的浏览查阅法,查看表内数据是否填报完整,是否存在漏报现象。对于漏报数据要重新收集填报。对于有经验的统计人员,运用浏览查阅法也可以发现一些逻辑错误。例如在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的泵站基本情况表中,泵站的分等指标有两个装机流量和装机功率。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别,应以其中的高等别为准,而有些填报数据却以较低的指标填报工程等级,类似这样的错误第1页共3页在浏览查阅时应多加注意。②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的等别,可按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确定;③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别,应以其中的高等别为准。3.2系统审核法。运用水利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中数据审核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强制性和合理性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内容系统标红提示,根据提示进行详细核查修改。例如在综合年报数据审核中出现“本年新增:(水闸数量≧分(泄)洪闸数量+节制闸数量+排(退)水闸数量+引(进)水闸数量+挡潮闸数量)”的提示,我们就应该找到水利工程数量统计表相应的位置,核实水闸的具体数量,发现“分(泄)洪闸数量”增加3个,但是“水闸数量”增加为0,按规模分类没有填报。经过核实这增加的3个水闸为小(2)型,于是在“小(2)型”栏里填报增加3个,此时数据审核通过,修改完毕。3.3表内对比分析法。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计算表内的数据,来对数据进行逻辑性错误的审核。例如在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统计表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上年基数+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这一数据关系在软件系统里就没有,不能通过软件的系统审核发现错误。这就要求我们统计人员自己对数据进行核算,查找错误进行修改。3.4表间综合分析法。这就涉及到综合统计3套表水利发展主要指标快报表、水利综合信息统计表和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之间的数据关联性的综合审核分析。水利发展主要指标快报表,用于预测半年、全年水利建设和发展情况,主要指标的增减变化必须考虑与上年水利综合统计年报数据相协调。主要指标的预测和估算要选用科学的方法,年度快报数据与正式年报数据的差异不超过±5%。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中统计的水利工程的数量要与水利综合信息统计表中的数量一致。例如某县的水库基本情况调查表中水库共33座,其中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28座,在某县的水利综合信息统计表中水库的数据也应该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就需要立即核查修改。3.5各业务科室审核。水利综合统计一般是由统计员负责第2页共3页统计,由于统计人员的自身水平以及知识体系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数据都能准确掌握,这就需要水利部门各业务科室共同对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