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图 教材内容详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当地地图学习比例尺三要素,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快乐点击 1.地形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2)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如图1.3-1,AB 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 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1.3-2,A 位于 B的西面,B位于 C 的北面。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 )图例 ①概念: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②常用图例: 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公路,天然河流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 2 .地形图的判读 (1 )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图1 .3 -5 甲的海拔高度为1 5 0 0 米,乙的海拔高度为5 0 0 米。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1 .3 -5 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 0 0 0 米。 (2 )等高线与等深线: ①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图1.3-7)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