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1页
1/12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2页
2/12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3页
3/12
教 案 第1 页 课 题 第一单元 第1 课、民间大秧歌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 0 1 2 .3 .1 授课时间 2 0 1 2 .3 .5 教 学 目 标 了解东北民俗文化中的秧歌活动的来历、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民俗家乡,培养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民俗家乡,培养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 教 学 流 程 主 体 设 计 备注 一、导入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住在一起,一家人乐融融的,最有趣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所以家里总是充满了愉快的气氛。我奶奶是秧歌队的队长,每当看到奶奶扭秧歌,都会被他感染。奶奶说:扭秧歌让我又年轻,又快活。伴随欢快的乐曲扭秧歌,真的什么烦恼都没有了,这可是很多人的感受,作为最疼爱的小孙女,我也从秧歌中得到了快乐! 播放课件:扭秧歌的画面 看到扭秧歌的场面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间大秧歌。 二、授新课 1、秧歌的来历: 来自民间,起源于农民稻田里劳动的田地,适合东北人娱 乐,强身 健 体。据 说,秧歌起源于农民在稻田里插 秧时唱 的歌,所以叫 做 秧歌。东北的气候 寒 冷 ,原 来没有稻田,因 此 它 不 是出 自咱 们本 地的东西 。可是,现 在一提 到秧歌就不 能 不 说东北大秧歌。 2、老 百 姓 的秧歌 种 类 :龙 舞 、高 跷 、旱 船 。 教 学 流 程 主 体 设 计 第2 页 龙舞,表演者拿着龙的道具进行表演。高跷,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跑旱船,表演时艄公划桨引船,做出各种划船动作。 三、拓展 秧歌的历史:三百年前,康熙年间有记载。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因为农村的秧歌队游屯走,又叫跑秧歌。城镇的秧歌则光扭不唱,就叫扭秧歌。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淳朴的灵性和乡土风情,融泼辣、幽默、奔放、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热情质朴、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 业 设 计 搜集秧歌舞步 板 书 设 计 第1 课、民间大秧歌 教 学 后 记 课 题 第2 课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 0 1 2 .3 .2 授课时间 2 0 1 2 .3 .9 教 学 目 标 了解秧歌受到欢迎的原 因,进一步了解民俗 传 统 。 教学重点 秧歌受欢迎的原 因 第3 页 教学难 点 秧歌受欢迎的原 因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 教 学 流 程 主 体 设 计 备注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