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海 临 港 “一网统管”智慧平台建设内容 1 . 项目背景 临港新城作为上海浦东最具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城区,规划面积约315.6 平方公里,范围为北至大治河,西至G 1501 东环高速公路—南汇区界,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的区域。现状用地中,建设用地占13.6%,耕地、水域等占 57.9%,滩涂占 28.5%。现状村镇建设用地的比重较高,占建设用地的69.5%;占滩涂以外的总面积的比重为13.2%。 临港新城的建设目标是要成为上海东南滨江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我国沿海大通道上的重要城市。临港新城的城市性质不仅仅是两港以及国家级现代装备业园区的配套基地,更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化、综合性都市,是充分体现上海新世纪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的窗口,是上海向世界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着的展示馆”。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临港新城地区规划面积68 平方公里,以 5.6 平方公里滴水湖为中心,呈现"一湖三环"的城市发展格局,拥有大量的湿地、林地、海生物等原生态自然资源,以金融、贸易、商业、会展、航运、教育、科研、旅游为特色,是临港城市综合功能服务区。“十三五”上海临港新城地区着力建设城市、发展产业、集聚人气、培育文化、营造氛 围,大力推进临港新城地区建设,将临港新城地区建成为上海市东南端的经济、文化中心。 临港新城地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发展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海港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集中体现 21 世纪新型都市魅力和活力、兼具一定产业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滨海新城,努力建设绿色之都、智慧之都、健康之都。 随着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冰雪世界乐园、天文博物馆等世界级旅游项目即将开放,临港地区将迎来大量的旅游客流,预测 2020年临港地区旅游客流总量达到 1000 万人次/年,其中工作日旅游客流量:3 万人次/日,周末旅游高峰客流量:4.6 万人次/日,极端高峰客流量:10 万人次/日。 为了切实满足临港新城地区及海昌极地腹地发展需要,构建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重点建设临港地区安全型、智慧型、综合型、人性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城市运行管理系统,达到可知、可存、可看、可算、可指挥、可决策、可共享(七可)目标。 2 . 建设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