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调研 高二年级 地理学科试卷 2017.4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号、姓名、学校,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 0 分,每小题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发生日食时,月影投影在地球表面,自西向东扫过地球上的部分区域,形成日食观察带。月影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月球自西向东公转 C.月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3.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地球卫星,与赤道上对应的点相比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半球冬至日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5. 某景区山体岩石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则保存该化石的岩石名称为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6.右图中▲表示地震发生地,则甲、 乙、 丙三地均位于 A. B. C. D. 甲 乙 丙 — 2 — A.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7.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桥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海蚀桥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风蚀桥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8. 右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图,图示“●”地区可观赏“飞沙入海”的奇景,即: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当地气候干旱 A. 在信风的吹拂下飞沙入海 B. 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 中纬西风的携沙能力强 D.沿岸寒流侵蚀作用强 9.读下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与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