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论 一、何谓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什么是心理障碍? 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品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通常认为,心理障碍是对刺激的反应的异常表现。 精神障碍仅是心理障碍的一种,除了精神障碍,常见的心理障碍还有感知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行为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睡眠障碍等。关心障碍的成因,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三、心理健康维护的意义有哪些? 首先,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状况。 另外,心理健康除了直接影响的生理健康状况外,还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水平直接影响工作绩效。 另外,心理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体现着精神文明水平。 最后,心理健康影响社会安定的发展。 总之,人体是一个整体,身心功能紧密相关,互为因果,这是现在全面健康概念的出发点。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一个人只有全面健康状态,才能维持身心平衡的协调稳定,消除各种精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幸福、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四、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内在人格因素 (一)气质与个性特征。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二)情感与冲突 1 、情绪、情感因素。情感既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又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2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人们面对难以抉择的处境而产生的心理矛盾状态。 (三)个体认知方式 个人对事情过于悲观、消极的认知方式,个体内在需求之间的冲突,期望值过高造成的能力与要求之间的差距等,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