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讲座《关于传送带传送物体问题》 基本道具:传送带(分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形)、物件(分有无初速度两种情形) 问题基本特点:判断能否送达、离开速度大小、历时、留下痕迹长度等等。 基本思路:分析各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确定物件的运动性质(由合外力和初速度共同决定,即动力学观点) 典型事例: 一、水平传送带。 例 1:如图所示,设两半径均为 R 的皮带轮轴心间距离为 L,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μ.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 m,从水平以初速度 v 0 滑上传送带左端。试讨论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假设物块为深色,传送带为浅色) (一) 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则可能出现: 1、v 0=gL2,恰好到达右端,v t=0,历时 t=gv0 , 留下痕迹△S=L 2、v 0﹥gL2,从右端滑离,v t=Lvg220,历时 t=ggL2vv200,留下痕迹 △S=L 3、v 0<gL2,只能滑至离左端 S=gv220处停下,v t=0,历时 t=gv0 ,留下痕迹△S=S=gv220 (二) 若传送带逆时针以速度 v 匀速运动,可能出现: 1、v 0=gL2恰好能(或恰好不能)到达右端,v t=0,历时 t=gv0 ,留下痕迹长△S 有两种情形:(1)当 v <0)2(vgRL时,△S=v t+L=gvv0+L;(2)当 v ≥0)2(vgRL时, △S=2(L+πR_){注意:痕迹长至多等于周长,不能重复计算}。 2、v 0﹥gL2,从右端滑出,v t=Lvg220,历时 t=ggL2vv200,留下的痕迹长△S 也有两种情形:(1)当 v <tRL2时,△S=v t+L;(2)当 v ≥tRL2时,△S=2(L+πR) 3、v 0<gL2,物块先向右匀减速至离左端 S=gv220处,速度减为零,历时 t1=gv0 ,之后, (1)如果 v 0≤ v ,物块将一直向左匀加速运动,最终从左端滑落,v t=v 0,又历时 t2=t1,留下的痕迹长△S=2v t1(但至多不超过 2L+2πR)。 (2)如果 v 0>v ,物块将先向左匀加速运动一段时间 t2=gv,再随传送带一起向左匀速运动一段时间t3=gvvv2)(220 ,最终从左端滑落;v t=v ,留下的痕迹长△S=v(t1+t2)+ 20v(t1-t2)(但最多不超过 2L+2πR). mv0v人o1 Ro2RfmgNav0物块受力图 2 (三)若传送带顺时针以速度v 匀速运动,可能出现 1.0≤v 0≤gLv22 ,物块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从右端滑出,v t=gLv220 ,历时t=gvgLv0202,留下的痕迹长△S=(v t-L)(但最多不超过2L+2πR) 2. gL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