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通车全长3 6 .4 8 公里 6 月3 0 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国内最长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大桥和青岛胶州湾隧道同时建成通车,结束了胶州湾两岸的青岛和黄岛之间“青黄不接”的历史。而克服重重不利条件的“一桥一隧”也成为我国桥隧建设的重要借鉴。 青岛胶州湾大桥 青岛胶州湾大桥 5127 个桥桩全打进海底岩层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6月30日正式建成通车,这一在冰冻期长、含盐度高的胶州湾海域建成的跨海大桥克服重重不利因素,在大胆创新、按时交工的同时,创下了众多中国和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建设总指挥长姜言泉介绍,目前国内东海海域有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这两座大桥的地震保证率是 96%,而胶州湾大桥是按 98%来考虑的,保证率非常高。 除了提高地震保证率之外,工程人员还因地制宜,利用海底特殊的地质构造,将大桥和海底的岩层牢牢固定在一起,最后大桥是“长在”而不是“架在”海底上,抗震能力自然有所提高。据姜言泉介绍,胶州湾海域海底地质结构复杂,但全是岩层,工程人员利用这个特点,将大桥所有5 1 2 7 个桩,每个桩都打到了基岩里面去,桩和岩层牢牢成为一体,而这在国内的跨海大桥建设中还是第一例。 青岛胶州湾大桥 青岛胶州湾大桥 花费上亿给大桥穿上“防腐衣” 因为面临着海水、海雾的双重腐蚀,大桥在建设中投资亿元,采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及主桥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混凝土表面涂装防护的组合型防护方式进行防腐。 此外,青岛胶州湾大桥的红岛互通立交桥是中国首个海上互通立交桥。大桥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海洋环境中的水下结构干法防腐施工,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超长距离(9 0 0 米)泵送,国内首次在大跨度预应力桥梁工程中使用引气混凝土技术。 青岛胶州湾大桥全长3 6 .4 8 公里,东端起点为青岛东部城区海尔路,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桥中间位置通过互通立交桥与红岛相连,使青岛、黄岛和红岛实现“品”字形连接,青岛至黄岛间路程缩短约 3 0 公里。大桥于 2 0 0 7 年 5 月开工建设,总投资 1 4 7 .9 2亿元。 青岛胶州湾大桥 青岛胶州湾大桥 青岛胶州湾大桥 海面下70 米钻出“第一隧” 与青岛胶州湾大桥同日通车的还有青岛胶州湾隧道,这一隧道也将更加快捷地沟通青岛市区与黄岛间的交通运输。隧道全长9.47 公里,较中国第一条通车的海底隧道——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