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两河口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两河口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1/25
两河口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2/25
两河口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3/25
5 .1 隧洞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5.1.1 上线隧洞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0+000.0-0+094.8m为洞进口段,长94.8m。地形为斜坡,坡度约25°,表层为第四系坡积碎石土(MLG),层厚约3-11m,稍密,磨圆度差,分选性差,棱角-次棱角状,骨架颗粒主要岩性为砂岩、板岩,局部含块石。下部岩性为中上志留系绢云千枚岩(S2-3Ph),岩层产状NW315° NE∠ 48°,洞线方向SE97° 16′ 40″,与岩层走向夹角约38° , 新鲜面呈银灰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白色、灰褐色。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成分以绢云母为主,次为泥质、粉砂质,有轻微变形和重结晶现象,岩石硬度一般、致密,抗风化能力中等,锤击声闷,单层厚一般为1-6mm, 最厚达2-3cm。 千枚岩抗压强度24.1Mpa,软化系数0.77,比重2.79,容重27.5g/cm3,吸水率0.50%,允许承载力1200KPa,抗剪和变形指标见表24。洞体上覆岩体厚度约5~ 30m。该段岩石饱和抗压强度 (Rb)分类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完整性差(见表25);结构面状态光滑平直,长 0.5-1.5m,张开度为微张(1-3mm) ,基本无充填物,偶见石英细脉;地下水活动状态为有渗水或滴水现象;主要节理裂隙产状为:①走向 73°倾向NW倾角75° 、②走向20°倾向NW倾角32° ,分别与洞轴线夹角为2°、52°。 表 25 绢云千枚岩抗剪和变形指标一览表 岩性 抗剪指标 变形指标 凝聚力MPa 内摩擦角(° ) 变形摸量(103MPa) 泊松比μ 干燥 饱水 干燥 饱水 干燥 饱水 干燥 饱水 绢云千枚岩 4.1 3.9 33.5 32.8 4.01 3.56 0.10 0.12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P 的规定,综合判定进口段围岩类别为Ⅳ类(表 26),围岩稳定性差,需及时进行加固衬砌,建议围岩坚固系数f=2~ 3,单位抗力系数k0=6~ 12MPa/cm,洞帘基岩开挖边坡比1: 0.5,砼/石摩擦系数0.50。 表 25 本段岩体完整程度情况表 里程(m) 岩性 成组节理条数/m 非成组节理条数 /m3 对应的Kv值 完整程度评价 0+000.0-0+094.8 绢云千枚岩 8 10 0.39 完整性差 合计(条 /m3) 18 本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表 表 26 强度评分 A 完整程度评分B 结构面状态评分C 地下水评分D 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E 围岩总评分 T 强度应力比S 围岩类别 8.0 10.0 17 -5 30.0 25.8 Ⅳ 注:岩体完整程度分级为完整性差-破碎的围岩不进行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的修正。 0+094.8-1+549.2m为洞身段,长1454.4m,为基岩山体,高大雄厚。岩性为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两河口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