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7个穴位养肝补脾 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因此,养肝补脾,可进行穴位按摩以起到养肝护肝、健脾和胃的养生作用。 1、内关穴:一 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 2、神阙穴 :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 3、足三里穴: 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4、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病症:腹痛,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5、日月穴: 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该养生穴位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6、期门穴: 为肝经的最上一穴,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7、阳陵泉穴: 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该养生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养生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长寿:每天坚持十个一分钟 1、两手对搓一分钟:手掌快速对搓300次,刺激手掌的经络穴位可通六经、强化内脏、调和阴阳之气。可治疗肩痛、眼睛疲劳。 2、手指摩头一分钟:手指由前额深摩头顶至脑后,以每秒2~4次的速度,促进脑部血液回流,使发根得到充分营养,头发黑且光泽。 3、轻揉耳轮一分钟:双手指轻揉左右耳轮至热,舒适为止。有通经散热、保健听力的作用,尤其对耳鸣、目眩、健忘有防治功效。 4、转动眼睛一分钟: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30次,可提神醒目,有强化眼肌、防治慢性角膜炎、近视眼等功能。 5、拇指揉鼻一分钟:双手拇指上下揉鼻50次,可祛风雍塞,开肺窍,对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甚至对心脏病、动脉硬化症都有防治功效。 6、叩齿卷舌一分钟:轻叩牙齿,可使牙根和牙龈活血,卷舌可使舌活动自如,增加其灵敏度。 7、轻按肚脐一分钟:用双手掌心交替顺时针揉摩肚脐,可通畅胃肠之气,促进消化吸收。 8、收腹提肛一分钟:反复收缩,使肛门上提,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 9、伸屈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