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立辨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诸病源候论》 D.《景岳全书》 E.《瘟病条辨》 2.第一部中医脉诊专著是() A.《难经》 B.《频湖脉学》 C.《脉经》 D.《脉诀》 E.《三指禅》 3.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成书于( )。 A.汉代 B.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4.首创“诊籍”的作者是( )。 A.扁鹊 B.淳于意 C.张仲景 D.华佗 E.张景岳 5.《脉经》的作者是( )。 A.扁鹊 B.王叔和 C.李时珍 D.滑寿 E.张景岳 6.《濒湖脉学》的作者是( )。 A.张仲景 B.张景岳 C.叶天士 D.李时珍 E.孙思邈 7.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 )。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发热轻而恶风 D.发热与恶寒并重 E.寒热往来 8.患者素体阳虚,不温肌表,故见( )。 A.但热不寒 B 但寒不热 C.恶寒发热 D.寒热往来 E.并无寒热 9.若风热内传,正盛邪实,常可见( )。 A.潮热 B.微热 C.壮热 D.郁热 E.虚热 10.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 )。 A.湿温潮热 B.阴虚潮热 C.阳明潮热 D 骨蒸潮热 E 气虚发热 11.外感风邪所致中风表虚证,常见( ). A.无汗出 B.有汗出 C.大汗出 D.冷汗出 E.热汗出 12.患者蒸蒸汗出,兼壮热口渴者,属( ) A.战汗 B.绝汗 C.自汗 D.大汗 E.盗汗 13.患者关 节 疼 痛 ,沉 重不移 者,属( )。 A.行 痹 B.着 痹 C.痛 痹 D.热痹 E.虚痹 14.消 渴患者口渴饮 水 的特 点 是( )。 A.口不渴饮 B.渴不多 饮 C.大渴引饮 D 饮 不欲 咽 E.饮 人即 吐 15.食 少 纳 呆 ,兼消 瘦 ,腹 胀 ,便 溏 者,属( ) A.脾 胃 气虚 B 湿邪困 脾 C.肝 胆 湿热 D 食 滞 内停 E.脾 阳虚弱 16.妇 女 带 下 黄臭 ,多 因 ( )。 A.脾 虚生 湿 B.冲 任 损 伤 C.带 脉不固 D.肝 郁化 火 E.湿热下 注 17.大便 时干 时稀 ,多 见于( )。 A.胃 气亏 虚 B.脾 气亏 虚 C.中气下陷 D.肝 郁乘 脾 E 大肠 湿热 18.下 列 何 项 与发热性 疾 病无关 ( )。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畏寒 E.肢 厥 19.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 时,见于( )。 A.表证 B.半 表半 里 证 C.少 阴病 D.厥 阴病 E.疟 疾 病 20.患者前 额 部疼 痛 ,属何 经头 痛 ( )。 A.太 阳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