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与分析摘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对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和经验,介绍XX市基于社会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和政府信用网平台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做法,深入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为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作用、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规范信用评价体系等针对性政策建议。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是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和典型做法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农户信用信息开展信用评价;建立农村征信知识宣传长效机制;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下简称“三信”)创建活动;出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等。(一)丽水模式。XX省XX市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XX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并定期更新金融、农业、林业、扶贫、建设、国土、公安、水利、市场监督等部门的信用信息,基本实现覆盖全市农户。同时,推进“信用惠德”工程,将关心公益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等内容纳入农户信用评级体系范畴,引导金融机构依托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农村地区开展“整体批发集中授信”业务,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三农”信贷业务的成本。[1](二)青海模式。XX省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村委会和大学生村官等渠道精准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推进全省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设立县域“三农”小额信用贷款财政担保基金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形成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力,打破了金融支农的瓶颈[2]。第1页共7页(三)宁波模式。XX省XX市开发普惠金融信用服务平台——XX市农户信用档案移动互联平台,金融机构可以在获得农户授权后在该平台查询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也可以通过平台上发布和推介涉农金融产品,农户可以实时向该平台提交个人信息,实现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3]。此外,黑龙江XX县区建立县级信用信息中心,通过有效整合信用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完善信贷产品风险评价机制;XX省XX市建立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并依托该数据库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XX省XX市(一)基于社会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007年,XX省XX市XX县区按照“政府推动、人行引导、各方参与、中介操作”的思路,设立挂靠政府扶贫办的社团组织——XX县区小额信贷促进会,集“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贷款推介担保、农户项目对接服务”等功能,在政府授权下,自主开发“三农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负责对该县农户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评价、更新、推介,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思路。该平台主要通过现场动态采集和政府信息导入两个渠道采集信息(即由村级金融协理员或村两委为主干动态采集农户家庭及生产经营信息,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导入计生、林业、农业、民政、扶贫等信息),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户信用档案。(二)基于政府平台的“信用网”建设。20XX年,XX省XX市XX县区探索建立以服务金融机构实际需求为定位的农村信用平台——“古田信用网”,该平台涵盖农户网上申贷服务、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查询、“三农”政策和支农信贷产品发布、失信公示、金融宣传、政银企农实时交流、后台管理等七个功能,截至20XX年6月已收集民政、法院、房管、市监、卫健、供电、税务、环保、人社、扶贫等12个部门的政务信息21.96万条。根据金融机构要求,又先后补充了婚姻状况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农房不动产权信息、房产查解封信息、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等“三欠”信息、拒服兵役人员处罚信息、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贷款人员信息、“信用村”建设信息等信息的查询第2页共7页功能。截至20XX年6月,“古田信用网”已为当地金融机构提供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