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思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县农村自来水建设的回顾我县农村自来水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当时区公所所在地集镇开始建设;一九九五年底撤区并乡建镇后,部分镇所在地集镇先后建起了自来水厂;二0*年国家人饮解困项目实施以来,农民才开始真正受益,当时部分饮水困难自然村和移民新村告别了饮水困难,用上了自来水;二0*年以来,国家饮水安全项目实施,特别是二0*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加快了农村自来水建设的进程,至二0*年止,全县建设自来水工程453处,其中供水1万人口以上工程一处,供水5千至1万人口二处、供水2千至3千人口21处、2千人口以下的429处,累计21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受益面占全县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项目效益农村自来水建设的逐步实施,使部分地方的农民结束了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的历史,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被群众赞誉为“小工程、大德政”,效益显著。一是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少了医药费支出负担。用上自来水,不仅解决了农民的饮水困难,更改善了农民的卫生条件,减少了因水介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二是节省了家庭取水劳动用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据调查,饮水工程建成后,平均五口之家每年用于挑水的工日可减少50个,节省的劳动和时间转向投入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时,也增加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的机会,不用愁着老少在家挑水难。第1页共5页三是促进了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饮用水条件的改善,为发展庭院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水源保障。四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用上自来水后,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变了蹲茅坑,用上了水冲厕,还美化了居住环境;同时,自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也开始用到了农户家。五是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受益群众将饮水工程称为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爱民工程”,不少饮水工程受益后,受益村组和群众,赋诗楹联,赠送锦旗,表达了感激之情。(二)存在问题农村自来水建设,由于受配套资金、地理条件、分点安排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除集镇外,多数未能按照规模效益建设饮水工程,二百人口左右的小型单村工程个数占总数的80%以上,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小村庄(30户左右)建设的自来水工程,由于部分农民觉悟较低,先建为强,不准后建的邻近村庄取水,导致同属一个自然村,因不在一个小村庄(或新村点)而望水兴叹。二是导致重复建设。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要逐步用上自来水,一个上百户或几百户的大自然村兴建若干个小型工程严重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是建后维护管理难。小型单村工程,多数难于起用较为内行的管理人员,有的甚至无人管理,一段时间后,泵站杨水的有的因交不齐电费而停用;引用山泉水的,有的无表计量不收水费,居住低处的水流浪费,居住高处的无水饮用;管道、设备坏了也无人及时抢修。总之,管理难到位,用水保证率低。四是建设标准偏低。小型单村工程,由于受各种原因的限制,难已按照净化、过滤等自来水建设的要求建设饮水工程,水质得不到保障。二、我县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思路第2页共5页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已列入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会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根据国家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规划,我县于二00四年申报的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多人已批准列入规划,至二0*止,已完成规划内人口6.6万多人,从二00九年起至二*五年要解决22万多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因此,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科学、合理、长效建设好农村自来水工程。(一)工程建设标准农村自来水建设,要达到以下要求1、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b5749)的要求,兴建前经县卫生防役站检测后方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