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博会:跨越历史的牵手 1905 年中国馆工程竣工时的合影 1851 初识 1851 年,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西方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的发展的起飞”。为了显示国家的实力,是年,英国政府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伦敦世界博览会。长达 1851 英尺,高 100 英尺的“水晶宫”象征着现代国家贸易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活理念的转变。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外国商人仍然在靠源源不断输入鸦片来抵消他们对中国的正常贸易逆差。而被西方的“坚船利炮”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惊醒的中国人,正揉着惺忪的眼睛,茫然地看着习 惯 了几 千 年的社 会经 济 生活被一点 地无 情 改 变:由 于 茶 、丝 等农 村 产品愈 来愈 多 地供 应 输出 的需 要 ,从事 小 生产的中国农 民 被卷 进了他们所 完 全 不了解 的市 场——国际 市 场 。也 正是在这 一年,中国历史上最 后一次 的旧 式 农 民 战争爆 发了。清 王 朝在康 乾 盛世的余 辉 中迅 速 走 向 没 落 。 当 英国即 将 举办世博会的消息 传 到一个名 叫 徐 荣 村 的商人耳 中时,颇 具 商业头 脑 的他敏 锐 地捕捉到了这个消息背后所蕴藏的商机。于是,他将自己所经营的“荣记湖丝”打上 12 包,紧急船运至英伦。“荣记湖丝”素以质优闻名,而徐荣村选送参会的更是上品中的上品。不过,由于包装过于粗陋,“荣记湖丝”乍到伦敦,颇受冷遇甚至蔑视。但凭借其上乘的质量,“荣记湖丝”最终脱颖而出,在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披金戴银,独得金银大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奖,并赠送“小飞人”画幅以示赞誉。 土生土长的中国蚕丝走出国门并一举在第一届世博会上扬名,这在当时看来的确是件令人振奋的事。但是,从今天来看,这个荣誉却蕴含着某种酸楚:由于殖民贸易和鸦片战争的掠夺,英国“上流 社 会”的达 官 贵 人们 普 遍 熟 悉 并喜 爱 中国的丝绸 茶 。就 此 意 义 而言 ,“荣记湖丝”的获奖光 环 并不能 掩 盖 当时中国积 贫 积 弱 的现 状 ,中国在西 方 人眼 中的落 后形 象 也 并未 因 此 而得到改变 。 到了1867 年 ,清 政 府 首次 受邀 参加 巴 黎 世博会,但是“轻 商”的观 念 使 中国政 府 对 此 未 加理 会。结 果 ,因 上书 太 平 天国被 清 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