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_第1页
1/9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_第2页
2/9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_第3页
3/9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曰:“慈谓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解释道:“慈,爱也”。它尤指长辈对晚辈的爱抚,即所谓的“上爱下曰慈”。《国语·吴》中“老其老,慈 其幼,长其孤”的“慈”即是此意。“慈”亦可用作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供养。如《礼记·内 则》中说:“父母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此处的“慈”即是’爱敬进之”。“善 ”的本义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善,吉也”。后引申为和善、亲 善、友好,如《管子·心术下》中所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即 是此意。“慈善”二字合用,则是“仁慈”、“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意思,如《北史 ·崔光传》中所讲:“光宽和慈善” 在“慈善”意义上的敬老爱幼、扶贫帮困 已成 为中国人民约 定 俗 成 的一种道德 规 范 。有人将 此视 作慈善事 业 的最 早 发 萌 。与此相 映 成 趣 的是,中国的慈善思想源 远 流 长,先 秦 时 期 的诸 子百 家 对此有过 精 辟 的阐 述 。 儒 家 鼻 祖 孔子创 立 了 以“仁”为核 心的人本主 义思想体 系 。那 么 ,何 为“仁”?《论 语·颜 渊 》记道:“樊 迟 问 仁。子曰:‘ 爱人’”。孔子以“爱人”释“仁”,将能“爱人”作 为 人的一种本性,所谓“仁者人也”,无疑是对氏族社会原始人道主义观念的回归和发挥。孔子还向人们描绘了人与人之间以仁爱为价值原则的,具有原始共产主义特征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即《礼记·礼运·大同》中所描绘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类社会至今还在向这个目标奋斗。 孔子衣钵的继承者孟子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他说:“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他认为,恻隐之心,不但为行“仁政”之始,也是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基于“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孟子又提出了“出入相 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社会互助观。对于仁政措施,孟子又说:“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 足以畜 妻 子,乐 岁 终身 饱 ,凶 举 免于死 亡 。”他还以伯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