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灯光表现手法? 导语 古建筑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但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照明设计不仅要传达出这些古建筑自有的建筑语汇和文化神韵,还要注意建筑的保护性。那么,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有哪些灯光表现手法?对照明设计和照明产品又提出哪些特殊要求? 照明设计如何展现古建筑神韵 精致的苏州园林、古朴的客家土楼、巍峨的高原庙宇、壮观的沙漠古城,其中独具特色的人字形屋顶、青砖灰瓦、精美的浮雕等,纵使岁月的痕迹斑斑,仍能透析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古典韵味以及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古建筑承载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朝代的历史,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现代照明设计师通过结合灯光的艺术,赋予了古建筑新的生命力,在黑夜中更好地展现建筑的特点和轮廓。 区别于现代化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对其进行照明设计时需避免因照明产生的损害。这对于照明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运用怎样的照明设计表现手法才能更好地展现古建筑独有的特色? >>>> 以“面”展现整体光感 从“面”呈现古建筑特色,是目前照明设计师在古建筑照明项目中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上海禅影照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倪桢表示,对于新建的仿古建筑,通常会要求“见光不见灯”,因为既然是仿古建筑,照明也要尽量仿古,与仿古建筑相结合,灯具不能外露。 “个人建议不用过多表现建筑的细节,应该表现建筑的大面,而不是现在所谓的‘逢柱必打,逢线必勾’。因为中国建筑中有太多雕梁画栋的细节,如果每个都要细细照亮,灯具难以全部隐藏,我们只需将建筑本身的体量表现出来即可。” “透过不同的灯光强度,产生光影对比,使其在夜间自然产生‘立体感’,进而塑造整体的夜间氛围。” 袁宗南照明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袁宗南同样着重在“面”的呈现。 在相应的灯具选取方面,倪桢推荐选用大型投光灯,或者使用那些能与建筑结构相匹配并有效隐藏的线型类产品去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灯具的隐藏需要尽早与建筑设计师确认预留安装节点。 在现实的项目中,大多是仿古建筑,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所所长朱剑修表示,这类建筑的照明设计有更多的空间:一是灯具小型化,做好隐藏,通过漫反射光显示建筑的主要构件;其次是根据古建的功能、或者结构主要特色来重点表现,予以精确透光。三是根据场所做些投影,灯光秀,增加场所的表情和气氛,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