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哲学题: 儒 家 部 分 : 一 、 名 词 概 念 解 释 ( 答 题 方 法 : 1, 谁 提 出 来 的 ; 2, 含 义 , 前 后 展 开 ; 3, 在 … …中 处 处 于 何 地 位 , 小 评 价 ) 为 仁 由 己 : 由 春 秋 时 期 儒 家 学 者 孔 子 提 出 的 解 答 “ 人 何 以 成 仁 ” 的 理 论 。“ 仁 ” 是 从 人 对 人 的 良 好 情 感 中 引 申 出来 的 , 由 于 为 仁 与 否 完 全 取 决 于 自 己 , 所 以 孔 子 说 “ 为 仁 由 己 ”, 而 非 由 人 。 明 确 肯 定 了 道 德 行 为 、 道 德 实 践 主 体性 原 则 , 是 孔 子 为 其 道 德 修 养 方 法 论 和 作 为 这 种 方 法 论 的 哲 学 基 础 确 定 的 基 本 原 则 。 P33 克 己 复 礼 : 孔 子 在 回 答 颜 渊 问 “ 仁 ” 作 为 道 德 的 基 本 意 识 时 , 在 道 德 自 律 的 意 识 中 提 到 :“ 仁 ” 的 实 施 方 式 是 “ 克己 ”。 指 约 束 自 己 , 使 每 件 事都归于 为 西周之礼 .其 中 克 制物欲是 “ 克 己 ” 的 基 本 内容, 主 张对 欲望进行 有必要的控制, 控制的 标准就是 “ 仁 道 ”, 为 “ 仁 道 ” 而 牺牲自 我则 是 “ 克 己 ” 的 更高层次的 要求.“ 克 己 复 礼 ” 是 达到 仁的 境界的 修 养 方 法 。 孔 子 在 早年的 政治追求中 , 一 直以 恢复 周礼 为 己 任, 并把克 己 复 礼 称之为 仁 。“ 杀身以 成 仁 ”这 一 道 德 要求对 后 世的 志士仁 人 具有极强的 感 召力。 P34 四心: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和 是 非 之心。 出 自 《孟子 ·公孙丑》。 由 “ 不忍人 之心” 论 及人 的 道 德 “ 本心” 并确 证人 本 性 的 道 德 性 , 明 确 主 张“ 性 善论 ”, 认为 人 的 “ 四心” 是 与 生俱来 的 , 因此推导出 人 具有仁 义 礼 智“ 四端”, 并再推及行 “ 不忍人 之政”, 即仁 政。 P92 孟子 认为 这 四心是 人 与 生俱来 的 品质, 也是 孟子 性 善论 的 基础 。 心有征知: 战国时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