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2 次任务_0012 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每空3 分) 1. 汉初至文景时期,汉朝的统治思想以(黄老思想)为主,辅以法家思想。 2. 北魏、北齐将(流刑)列为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 3. 魏律改具律为(魏律),并冠于律首。 4. 汉代高级主管官吏或地方郡守以上的官吏在其辖区内对有名望的又有统治才能的人,向中央举荐的制度叫做(辟举)。 5.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以“天人合一”思想位皇帝制度制造一套理论,提出了(天人合一)说。 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皇帝直接领导的独立的监察机关,即(御史台)。 7. 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8. 亲亲得相首匿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 之间,除 犯 (谋 反 )和(大 逆 )外 ,均 可 互相隐 匿犯 罪 行 为,而不 受 法律追 究 或减 免 刑罚 。 1. 第一次将儒 家的“服 制”列入 律典 的是( B)。 A. 魏律 B. 晋律 C. 北齐律 D. 北周律 2. 在秦朝,多用于惩罚轻微犯罪官吏的刑罚是(D)。 A. 作刑 B. 迁 C. 赀 D. 谇 3. 皇帝制度的理论化、神秘化,开始于( A)。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4. 封建法典的(B)源于“重罪十条”。 A. 十恶 B. 叛逆罪 C. 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犯罪 D. 不属于“八议”论赎范围的犯罪 5. 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 A ) 。 A. 廷尉 B. 大理寺 C. 大理院 D. 秋官大司寇 6. “君权神授”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D )。 A. 秦始皇 B. 李斯 C. 刘邦 D. 董仲舒 7. 秦朝有一种罪名,即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此罪叫作(D )。 A. 妄言罪 B. 非所宜言罪 C. 投书罪 D. 以古非今罪 8. 汉代对特定人才的任用方式叫做(C )。 A. 察举 B. 辟举 C. 征辟 9. 晋律规定买卖田宅牛马要向国家缴纳总价值 4%的税收,称为(A )。 A. 契税 B. 散估 C. 红契 D. 文券 10. 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的法律形式是( B )。 A. 令 B. 式 C. 法律答问 D. 廷行事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所谓的“杂抵罪”,就是以( ABC )来抵罪的总称。 A. 夺爵 B. 除名 C. 免官 D. 流放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改革了刑罚制度,具体表现在( BC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