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及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1 中 国 煤 田 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及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作者介绍:王梦玉,1932年 11月 30日生于江苏南京,原籍山西沁县乌孙村,1955年 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后在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所工作,1965年至今在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工作,从事矿井水文地质研究工作 50余年,是我国矿山防治水工作开拓者之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煤炭工业部技术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会会员及矿山水协会委员,1932年起享受政府津贴。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从寒武纪石煤至第四纪泥炭沉积,共有十个聚煤期,其中,以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为主要的聚煤期。大地构造控制了煤田的分布、成煤时期、沉积环境、构造特征,也形成了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以北的东北和内蒙东部沉积早侏罗纪——晚白垩纪含煤地层;以南至昆仑山——祁连山纬向构造带以北,贺兰山经向构造带以东的广阔地区,沉积了海陆交互相的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昆仑山——祁连山纬向构造带以南,康黔古陆以东则沉积了晚二叠纪含煤地层;西北地区则在侏罗纪形成了一些大型陆相煤盆地;此外,云南——西藏及台湾地区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分别沉积了含煤地层。以上聚煤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结合矿井防治水的需要,可以将中国煤田划分为六个水文地质类型区,即东北侏罗纪孔隙——裂隙水类型区,华北石炭二叠纪孔隙——岩溶水类型区,西北侏罗纪裂隙水类型区,华南晚二叠纪岩溶水类型区,云南——西藏中生代裂隙水类型区及台湾第三纪裂隙 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及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2 ——孔隙水类型区(图 1)。 其中,以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华南晚二叠纪煤田的水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矿井水害严重。主要的水文地质问题有三个。即:华北煤系底盘中奥陶统马家沟灰岩水害问题;黄淮平原新生界松散层水害问题;华南煤系底盘下二叠统茅口灰岩水害问题及顶板上二叠统长兴灰岩水害问题。 西北侏罗纪裂隙水类型区纬向构造带华南晚二迭纪岩溶水类型区昆仑山—祁连山云南—西藏中生代裂隙水类型区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东北侏罗纪孔隙—裂隙水类型区华北石炭二迭纪孔隙—岩溶水类型区贺兰山经向构造带康 滇 古 陆台湾第三纪裂隙—孔隙水类型区图1 中国煤田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图图 1 中国煤田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图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太原统和陆相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