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酒:习惯上,人们把含有酒精(乙醇)的饮料称为酒类,并规定了酒精的最低含量标准必须大于或等于 0.5%v/v,最高含量需小于或等于 65%v/v。 酒度:酒中所含有酒精的浓度,称为酒度,一般用体积百分比(%v/v)表示。即 100ml酒中含有纯酒精的毫升数为该酒度数。 中国酒:中国酒,一般是指那些由中国人自己发明创造,或在技术上兼收并蓄,经过长期改进发展,且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独特酿造工艺酿制而成,同时含较高酒精浓度的一大类饮料酒,包括黄酒、曲酒以及果酒等其它酒类。 酒文化:酒文化就是人类在酿酒和饮酒实践中所展示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反映这种社会生活的各种意识形态,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发酵酒:发酵酒是指酿酒原料被微生物糖化发酵或直接发酵后,利用压榨或过滤的方式获取酒液,经储存调配后所制得的饮料酒。 蒸馏酒:蒸馏酒是指酿酒原料被微生物糖化发酵或直接发酵后,利用蒸馏的方式获取酒液,经储存勾兑后所制得的饮料酒,酒精度数相对较高,最高为 62%左右,低度白酒为 28-38%。 配制酒:配制酒是指利用发酵酒或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作为基酒,直接配以多种动植物汁液或食品添加剂,或用多种动植物药材在基酒中经浸泡、蒸煮、蒸馏等方式制得的饮料酒。 中国白酒: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如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等。 黄酒:黄酒比较准确的定义是,以稻米、黍米、小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以曲类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储存、调配、过滤、装瓶、杀菌等工序制作而成的酿造酒,其酒度一般为 15-16%v/v,糖度以发酵程度不同而异 果酒:果酒就是以各种人工种植的或野生的果品果实(如苹果、石榴、桑椹、红枣、山楂、刺梨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发酵或者浸泡等工艺,精心调配酿制而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 葡萄酒: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过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而生产的饮料,其所含的酒精度不得低于 8.5%v/v,某些地区由于气候、土壤、品种等因素的限制,其酒精度可以降到 7%v/v。 露酒:露酒的定义为: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GB10343)为酒基,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经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改变了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 啤酒:以大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