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手套箱是前排乘客最主要的放置物品的地方,都希望它能够比较大、功能较多。 但是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仪表板整体造型和结构、PAB、HVAC 和仪表横梁等的影响,往往手套箱与最初的预想有较大的差异。而且由于手套箱是运动件,铰链的设计上如何保证手套箱盖板与 IP 的配合。 希望大家能够交流一下在具体设计手套箱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希望大家从下面几个方面讨论: 1、对于不同级别的车型,手套箱容积大小的设计参考值 2、手套箱锁的结构特点 3、手套箱的铰链、限位机构、开启角度的大小 4、为了保证与 IP 的间隙和表面平齐度,而采取的特殊结构设计 手套箱的容积应至少放下一本维修手册和两听可乐,并能放下 A4 大小的文件。 手套箱容积变大以后,变形是一大问题,这是重点 结构设计时还必须考虑好放置一定重量的物品后,温度的影响. 我在一个项目中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手套箱无疑是IP 所有构件中最难得部分之一,通常情况是IP 的乘客部分和手套箱是同一个人定义概念的; 除了考虑能够放置A4 的文件,考虑手套箱的行程没有干涉,还要设计减速机构; 而且手套箱和后面的IP 乘客部分的机构设计时还要考虑里面 HVAC 的虑芯能够拆除清洗 我现在在做的一个项目手套箱的设计开启角度为 29 度, 但是其实要满足的一个要求是开启最大状态下开口位置的尺寸 〉120mm ,就是至少你的手能伸得进去, 然后对腿部空间的影响不要太大。。 我也是刚刚做这个项目了解的不是很具体。 希望大家都指教 我认为手套箱开启角度为 30 度左右为佳,这样的话,打开的时候也不会有东西掉下来。当然还要考虑开启后到膝盖的距离。 手套箱的安装方式对仪表板的nvh 有影响,对 glove box 经常开闭的耐久性会有影响。 考虑手套箱的运动校核是否存在干涉,开启后看不见 IP 的内部结构,不存在运动异响。 讨论一下阻尼: 一般可以看手套箱盖开启关闭有没有阻尼看出内饰做工的细致程度,目前我接触的阻尼有空气弹簧,和齿轮齿条配合,自我感觉齿轮式的阻尼手感比较好,另,设计时需考虑盖体的自重产生的扭矩,弹簧力提供的力矩,阻尼扭矩等之间的等式关系。 手套箱设计还需考虑膝部碰撞的问题。 有的锁机构设计挂到 CCB 有的挂到本体上 后者卡车上见过,要满足强度为准 前者也满多,但 CCB 如果在 Z 向偏了的话,锁会挂不上,或者挂得很困难。 低档车的简单,通常一个斗一个盖,高档车零件多了,为美观,强度。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