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公司标准件品种规格繁多,进出仓库数量较大,用户要求各不相同等因素;为了科学地进行质量管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客户手中,特制定本公司标准件入库检验流程 。 仪器仪表表壳检验工作内容 1、 带好检验工具到仪器仪表表壳生产厂家后进行下列工作 2、 核对仪器仪表表壳数量型号,以及相关检验报告、水压报告、时效报告 3、 对仪器仪表表壳进行初检:表壳不得有变形、划伤、裂痕、明显着色等缺陷,上下盖需卡紧,上下盖之间的缝隙允许量应小于或等于 1mm,确保表壳清洁干净等。 4、 检验合格后仪器仪表表壳运回公司,把相关证件和检验报告交到质检部 5、 《进货记录交接表》上登记仪器仪表表壳的相关信息(数量、型号、有无生产厂家检验报告、水压报告、时效报告等)后质检部会安排人员进行复检 6、 对仪器仪表表壳进行再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 7、 《进货记录交接表》上填写合格和不合格产品数量后,不合格产品填写不合格登记表(不合格登记表一式俩份,相关领导签字,质检部,相关部门各留一份),将不合格品退回采购部。已检合格产品库房接受人在《进货记录交接表》签字后办理入库 8、 检验报告交回质检部备案 9、 检验完毕后把检验仪器归位,收好工具,打扫卫生 仪器仪表表壳外观检验 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仪器仪表表壳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3 裁切不齐:由于仪器仪表表壳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仪器仪表表壳边缘切割不齐。 4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仪器仪表表壳平面形变。 5 氧化生锈:因仪器仪表表壳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仪器仪表表壳表面出现锈斑。 6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仪器仪表表壳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7 “R角”过大:仪器仪表表壳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 8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9 倒圆角不够:仪器仪表表壳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10 焊接疤痕:仪器仪表表壳焊接后未经打磨刨光而残留的凸起疤痕。 11 色差:仪器仪表表壳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12 异色点:在仪器仪表表壳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13 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