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与建设安排意见禁止违法拍卖、转租、侵占、平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资产的行为。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依法明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现有的资产产权关系,四)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管理。场所已被拍卖的要妥善解决好办公场所。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依照填平补齐原则,完善推广设施,改善技术装备和推广手段。依托和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施重大农业项目,改善推广条件,锻炼推广队伍,培养推广人才,增强推广能力。要引导和鼓励分流的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自主守业,领办各类农业科技型或中介型农业企业。分流农技人员领办兴办的农业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地方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参照省、市有关政策落实。加快推进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编委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五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农业部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依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不时创新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继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第1页共7页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地方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县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置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三)总体目标。依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三权’归县、财政保证,双重管理、以县为主”思路,总结目前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进一步健全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枢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骨干、村级服务组织为桥梁、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四级网络,乡镇综合站达到五有六化”即有机构场所、有人员编制、有示范基地、有信息和交通服务手段、有推广经费;站房建设标准化、内部管理规范化、人才结构梯队化、工作手段现代化、示范推广科学化、服务“三农”优质化)目标,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农业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合作、服务到位、充溢活力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力争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二、主要内容(一)体制改革组织农机进行抗灾抢险和跨区域农机作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和管理;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培训教育服务等职能。1.明确公益性职能。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当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平安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机平安管理技术监测及维修行业监管。以及“综合建站、统一标识;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要求,2.完善机构设置。依照有利于业务指导、有效管理和公益性职能履行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将原有的农技、畜牧兽医、农机、水产站等整合建设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综合服务中心(站)设置原则上是一乡(镇)一站,对规模较小且第2页共7页产业相近的乡镇,可以将几个乡镇资源整合建设为农业技术推广综合中心站。已按赣府发〔2006〕15号文件要求设立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其派出性质不变,予以保管畜牧兽医牌子,加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牌。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实行主任(站长)负责制,乡镇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