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办公室文明创建工作总结自今年五月工作以来已经完成工作1在市场不同区域设立停车场,分别在零售市场、批发市场、好又多超市旁3处设立停车场,划出停车位。2在小康路到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车道隔离栏2处。3制作禁止乱停车告示牌4处。4制作规范摊点群25个5在零售市场设置免费区,免受摊位费、卫生费,让地产蔬菜直销。降低蔬菜价格。6疏通下水道,增挖排水沟,引水槽,解决路面积水给老百姓带来的出入不便。7取缔乱摆设的摊点,增设蔬菜销售摊位。8零售市场摊位统一改造、出租。9建立经理错时值班工作制,坚持每天有一名公司经理从早上六点半进入市场一线带班加强管理。10对两家回收公司设立占道围挡,同时张贴公益宣传标语。11设置公益标语5处,清除废旧店招、外立面广告6处。二现正在做零售市场下水改造、摊位改造、雨篷改造。三困难1市场内机动车乱停放管理需交警配合,市场内经营户管理需政府各有关部门协作。2市场不封闭松散不容易管理。3市场内缺少路灯照明,有安全隐患。4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属自收自支国企,资金困难、基础太差、市场改造资金压力大。第二篇:西坑农贸市场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总结西坑农贸市场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总结根据省政府全省农贸市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XX〕73号)的总体要求,经省政府同意,在全省开展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西坑农贸市场是XX县区20XX年实现改造提升的首家农贸市场,虽然条件并不完善,但在县工商局和西坑畲族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以“两保一稳两化”改造试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使百姓轻松买菜、放心买菜。第1页共9页一、西坑农贸市场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市场档次偏低。我县的市场大多建于80年代,硬件设施差,场地窄小。全县农贸市场中大多没有配置相应的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物业管理用房、消防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的激增,原有的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经营需求,故而占道经营等现象突显。2、市场举办者观念落后,经营者素质较低。一是市场内经营主体以个体工商户为主,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经营者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而消费者片面追求廉价,对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农贸市场经营户诚信、守法经营意识不足,缺斤少两行为时有发生,且不服从管理,特别是对屠工的管理最难;三是市场举办者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市场管理的手段原始落后,管理能力低下。3、市场管理机制不全,职责履行不到位。一方面,市场涉及卫生许可管理、商品流通质量管理、公平竞争行为管理、环境污染治理及场外流动摊贩管理等多个行政监管行为,而各行政监管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出现有利相争、责任相推的现象,造成管理上的缺位;另一方面,市场举办者治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市场运营管理制度,没有很好履行市场举办者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再者,作为市场内的经营者,内部经营管理不规范,没有建立健全商品准入制度,对一些进场商品没有很好进行审查,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4、发展体制不健全,投资建设积极性不足。目前,XX县区这几大农贸市场投资主体主要为村一级,受村委会人员变动换届、管理能力、投资意识等因素影响,软、硬件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规范化建设严重滞后,市场缺乏发展活力。如陈宅农贸市场举办主体由村及村民合股举办,他们又将市场转包给没有经营能办的承包商,营业收入不高,双方都没有投资建设理念,成为低级市场。二、市场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的任务1、推进市场标准化改造。按照XX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创第2页共9页建标准和“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道、计量准、可休息”的基本要求,通盘考虑市场整体功能、不同类别摊位的设置要求、基础配套设施和布局的人性化,结合群众的消费习惯和不同商品的经营特点,在控制建设成本和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硬件改造,打造整洁美观、服务优良的市场购物环境。2、实施市场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