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主题班会教案孝道主题班会教案:百善孝为先一、班会背景: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召开这次主题班会。二、教育目的: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3.引导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激之恩”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感恩。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父母,孝敬父母。难点:认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四、班会过程:(一)激情引入主持人: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地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呢?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继承文化的优良传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二)开始部分第一环节:感知“孝”1.亲情赞颂知多少(1)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曲,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讴歌亲情的诗词名言。欣赏歌曲《母亲》(2)学生讲述历史上孝顺父母的故事,古诗句,以及学过的古诗文。主持人:XX 年感动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孟佩杰: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XX 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孟佩杰说: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讨论:听了这真实的事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朗诵《弟子规》中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可见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