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以内的加出和减^肉(三)曹教材分析z本单元是在已经学习了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个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既是对以前学习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学情分析産学生在之前都已经学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次着重学习运算中的竖式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继续应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计算,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1.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会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充分利用情景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景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现实性。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且以前学习的一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更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课时安排 A1 连加、连减 1 课时2 加减混合运算 1 课时3 练习一 1 课时4 解决问题 1 课时5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 课时6练习二 1 课时一课时冋题情■■丿连加、连减。(教材第 1、第 2 页的内容)敎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敎学重点■■丄竖式的写法。■■丄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敎具学具课件。榊榊诵料林律童就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