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徐雪寒用生命敲击改革开放大门的人他被称为“用生命敲击改革开放的大门”的人。他被拿来与顾准相提并论。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道:“如果顾准在学术思想上是一个泰斗级的人物,那么他的才能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实际上,他与顾准本就是挚友。他叫徐雪寒。一个自称“跑龙套”的大家徐雪寒生于 1911 年,卒于 2005 年,原名汉臣,浙江慈溪人。他是1926 年参加中共的老党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贸部副部长,后来因为潘汉年案牵连入狱,蒙冤 26 年,平反恢复工作时已经 70 岁。在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后改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他当常务2/12 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干事,以经济政策研究推动改革。在北京的西长安街,人们看到风格独特的中国人民银行大楼,便知那是中央银行。但是没多少人知道人行是怎么成为名副其实的“央行”的,其中,徐雪寒功不可没。在上海的交通银行总部,每天出入成千上万人,但鲜有人知,当年建立这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建议,主要是徐雪寒提出来的。直到纪念改革开放 30 年,在一篇“交通银行迁沪记”中,才终于有人提到他的名字。在上海浦东繁华的街头,没有人会把今天的上海跟这个故人联系起来,可徐雪寒正是最早向中央提出要给上海“松绑”的人之一。在北京美术馆东街 22 号三联书店办公楼一楼大厅内,悬挂有 9 位创始人的大幅照片。作为三联前身之一新知书店的主要创始人,徐雪寒的照片就在其中。所有照片中,他显得最为年轻,着西装,系领带,头发向后梳着,很有风度。每天上下班,很多员工出入电梯,都要面对徐先生的照片,可几乎没人停下来多看他一眼。3/12 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他还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的创办人之一。基金会的一间老屋子里至今保存着一份发黄的账目单,上面记载着:徐雪寒 2008。32 元。1983 年,刚平反两年的他把补发的“文革”10 年工资全部捐出,成为基金会的第一笔捐款。徐雪寒生前给自己定位,不过是“一个在漫长的革命运动中跑龙套的人”。捉迷藏的人徐雪寒的儿子小时候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父亲》,写自家从一处迁到一处,又迁到另一处,却总见不到父亲。老师的批语是:“像捉迷藏。”而徐雪寒的一生就真的在“捉迷藏”,直到晚年,才被宣布“游戏”结束,回到家来。他一生有 26 年失去人身自由。1928 年初,17 岁的他因从事革命活4/12 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动被捕,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待了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