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 号——采购业务 第一节 总 则 一、采购应用指引的目的及依据 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行为,防范采购与付款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应用指引。 二、采购应用指引的基本目标 1 . 保证存活的采购与生产、销售一致。 2 . 保证采购的存货品质优良。 3 . 保证货款支付或负债增加真实性与合理性。 4 . 合理揭示企业应享有的购货折扣与折让。 5 . 防止采购环节中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6 . 保证及时、准确地提供存货采购的会计信息。 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风险与关键控制点 (一)企业至少应当关注涉及采购业务的下列风险: 1 .采购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2 .采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3 .请购依据不充分、不合理,相关审批程序不规范、不正确,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损失、资源浪费或发生舞弊。 4 .采购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造成资产损失。 5 .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 6 .款方式不恰当、执行有偏差,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1 )采购付款岗位责任制。 (2 )采购付款授权批准责任制。 (3 )请购控制程序。 (4 )定货报价控制程序。 (5 )验收控制程序。 第二节 采购内控的各环节 一、采购的业务环节 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涉及许多业务环节。这些业务环节及其控制的主要内容是: 1 .请购 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储备情况,由仓储或需用部门提出请购单,经领导批准后,交采购供应部门办理。 2 .订购 采购供应部门收到批准的请购单后,应与采购计划进行核对,并深入车间、仓库或销售部门进行调查,确定采购的具体品种、规格、数量,指定采购人员组织采购,大宗货物采购应与供货企业签订合同,并将合同副本分送会计部门及请购部门,以便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 3 .验收 采购合同签订后,应建立催收制度,督促供货企业按期交货。采购的货物运达后,须由仓储部门对照购货发票、合同副本等清点数量,检验质量。根据点验结果填写入库单一式数联,以分别登记业务账、会计账和保管账。在验收时,如果出现品名、规格、花式、质量、数量等不符合合同的,应如实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