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门诊:如何降低返工率和报废率 车剑: 新维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咨询师 金融风暴以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不少中小企业连生存都成问题,就不要谈发展了。很多老板发出期盼:这样的情况什么时候能好转呢?这种消极的等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中小企业的春天在那里?可以明确地说,未来市场没有春天,因为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积极主动地通过管理变革来提升应对市场的能力,还是等待市场的吞噬?是继续沿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还是用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来有效控制成本?本报产经焦点版为此开设“企业门诊”栏目,特邀新维管理顾问的专业人士“坐诊就医”,目的是为江门本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瓶颈问题“把脉就诊”,寻求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以使企业少走弯路,更好发展。如有企业需要探讨管理问题的,可发电邮至shinw e@126.com,我们会请专家提出专业意见。 ● 企业现象: 有家制锁企业,前几年的利润空间较高。金融危机后,其产品价格上不去,而其他各类成本却一路上涨,使得利润急剧下降。碰到订单不足时,还出现亏损。企业老板从台资厂请来一位副总,引进了一些管理模式,加强了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多数是行政管理制度),但结果收效甚微,员工流失率加大,产品返工率和报废率高居不下,客户抱怨严重,投诉增加。最后,企业老板请来顾问公司进行系统性管理诊断和咨询。 ● 原因诊断: 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了品质管理问题严重失控: 1、组织架构不合理。品管部门隶属于生产部,品质判定最终由生产部经理决定,不能突出品质管理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2、实施计件工资制,但不与质量挂钩。员工只关注生产,品质意识差,根本不愿意自检,也不送检,还为品管人员的检验设置障碍,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造成不合格品无法把关,返工严重; 3、没有规范的首件检验流程,经常出现批量质量事故。重要工序间的流转没有控制点,巡检也很随意,没有规定巡检间隔时间和次数,基本上是流于形式,起不到控制作用; 4 、品管部内部运行问题严重,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有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管理脱节,前后工序要求不连贯。前工序达到加工要求,却不考虑后工序的加工难度。很多物料上线组装时才发现有质量问题,从而造成停产; 5 、品管的表单欠缺,记录也不规范。没有建立起质量数据化管理系统,没有品管周例会,没有运用统计分析技术,没有纠正和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