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简介: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20世纪 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标准: 1、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 2、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 3、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实质: 1、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3、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段鹏著 《传播学基础 历史、框架与外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P50-52 传播学的七种传统立场„„在众多分散的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纠缠中,罗伯特·克里格(Robert Craing,1999)将对传播学贡献较大的学术理论归纳为七种传统立场①(「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5 页):①修辞学②符号学③现象学④控制论⑤社会心理学⑥社会文化⑦批判理论„„在现象学传统中,传播被视为通过交流和对话实现个人体验的共享的过程。 这一传统首先将传播视为信息处理的过程,主要解决的是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噪音干扰、超负荷、功能障碍灯问题。其所使用的词汇包括“发送者”“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