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管理、愿景管理与价值观管理 雀巢的创始人亨利·雀巢本来是一个药剂师,他非常喜欢小孩,但是结婚后一直不能生育,于是这种对孩子的爱升华为一种伟大的爱。在十九世纪中叶,亨利·雀巢所居住的瑞士沃韦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研究,营养不良是小宝宝不能存活的主要原因。1860年,亨利·雀巢开始研究可以减少婴儿死亡率的奶制品,直到 1867年,他终于成功发明了第一罐婴儿麦粉,这样的人工奶制品可以供城市无奶母亲的婴儿食用,也就是这一年,雀巢公司正式成立,而亨利·雀巢将他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在这个领域。 就像是母体中孕育的胎儿,在企业成型之前,他已经有了他的体貌、性格,这一切是他的父母——企业创建者所赋予他的。随着一代代管理者思想的融入,优秀基因得以保存的同时,新的文化元素在不断生长,企业的性格逐渐变得多元而生动,由文化所主导的管理思想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发展,继而形成独具个性的品牌文化。 企业的文化氛围是品牌的先天基因,而大多数中国企业依然存在重品牌轻文化的思想,导致一些经过艰苦努力已经确立市场地位的品牌接二连三跌倒,事实上,这种情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已经发生过。 1980 年7 月,重视技术与品牌形象的美国产品屡屡败给日本,连让美国人自豪的以高技术含量著称的 IBM 也被日本抢占了亚洲的大片领土。NBC 发表评论:If Japan can, why can not we? 美国人震惊,派出以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等组成的考察团先后两次专程到日本考察得出结论: 帕斯卡和阿索斯在《 The 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中提出:“企业管理的现实并不是独立的,它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 Peter Drucker 提出“管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 于是美国人提出“向日本学习,拯救美国”的 Z理论,即:A (美国)+ J(日本)=Z(交融)。Z理论触及了“管理哲学”,日本第一的当头棒喝,打开了“美国管理” 的思想层面,使他们了解到日本的高级主管往往会写一本书,以表达其公司哲学。日本的企业早已进入“理念导向”,也就是“管理哲学导向”时代。 William Ouchi 指出:“日本企业家最津津乐道的,乃是其“经营哲学”,他们以在企业中实践个人哲学为傲。管理哲学与企业经营融合为一,才是战后日本企业扎实发展之根本原因。” 1982 年7 月, Terrence E·Deal 和Allen A·Kennedy 在研究了 80 家美国公司后肯定,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