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王勇2022年5月5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宝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迈出了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五年创新实干,综合实力再攀新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力以赴抓项目,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48.7亿元,年均增长5.4%,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增加值1201亿元、年均增长5.6%。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021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5%。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9.19亿元、95.15亿元,年均增长7%、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741元15694元,年均增长7.4%、9.4%。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入选国家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五年强基固本,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强产业,质效持续提升,支撑更加有力。工业强市突破发展。吉利36万台发动机、陕汽10万辆商用车、正威10万吨精密铜线、秦川机床18万套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西凤酒技改、园子沟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成为全国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获评中国凤香型酒城,钛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法士特变速器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五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华润风电、航天产业基地、华天科技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相继建成。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施特色农业“3+X”工程,引进正大、海升等行业领军企业,培育重点龙头企业231户,成为亚洲最大奶山羊养殖基地、全国唯一莎能奶山羊保种扩繁基地、全国最大猕猴桃和矮砧苹果产业基地。眉县、陇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凤县跻身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陈仓区列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区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大力实施旅游“5+”战略,新增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等5个4A级景区,大水川、九龙山、西府老街、陈仓老街等12个精品文旅项目建成运营,太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鳌山滑雪场获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石鼓文化城跻身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率先实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优秀电子商务城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获评“国际(丝路)美食之都”。五年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首要民生工程,举市一致、尽锐出战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投入资金96.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500个、基础设施项目9583个,新建改造通村公路8856公里,139.4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6.1万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嵌入式”产业脱贫模式全国推广,中期技能培训、千阳“项目超市”入选全球百佳减贫案例,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农村“三变”改革扎实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清零。凤翔、渭滨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凤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表彰。五年全域推进,城乡建设扩容提质。坚持不懈强基础、补短板、提品质,城市美誉度和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实施重大交通项目57个,宝鸡机场可研获批,宝兰高铁、宝麟铁路建成运营。宝汉、太凤、旬凤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283公里,“三横两纵两环”高速路网基本形成。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十大行动”,60条城市道路改造提升,70个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246个老旧小区绽放新颜。陆港、联盟、植物园大桥建成通车,宝鸡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国金中心成为城市新地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