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研报告深入持久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各级政府冬季农村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害是水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各级政府赋予水行政职能部门的权力和义务。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面临农村全面实行税费改革和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何开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认为,水利建设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才能有所作为。一、必须客观地看待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状况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决定”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32宇方针的指引下,我市水利建设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中小型水库997座,修筑圩堤4*座,长达1008.26公里;兴建大中型排洪闸60余座;固定式排涝机械保有量1320XX台/187715千瓦。1998年大水之后,长江干堤121.59公里和鄱阳湖双钟、矶山、南康、郭东、永北等重点圩堤全面进行了整治,抗洪标准大有提高,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和鄱阳湖小流城治理,推进了水保工作和生态建设的进程。一个以防洪、排涝、灌溉的水工程体系基本形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除长江干堤和鄱阳湖已治理的堤防以外,还有棉船、江新洲、修河、潦河、博阳河及内湖20多座万亩以上圩堤抗洪标准仍只有10年一遇的抗洪标准;病险水库527座,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排灌设施老化失修,排灌水渠道淤积,排灌能力萎缩,效益衰减;部分丘陵山区水利面貌依旧,有水引不进,水多排不出,山洪暴发一片汪洋,连旱1个月一片焦土,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状况不改变,政策再好,科技水平再高,也难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更难实现农业在较短时期内向现代化水平迈进。二、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水利建设所处的形势第1页共5页一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带来认识上的误区。中央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文件中,明确提出,在三年内逐步取消水利上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村内农田水利建设实行“一事一议”。这一政策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许多农民群众认为取消“两工”就是中央确定的“农民减负”内容之—,所以水利投工投劳积极性有所谈化,政府统管能力有所弱化。这些现象,给水利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使原有的水利发展机制和投入机制、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农民利益观念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往往以“利益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农民的现实主义思想更为严重,一般是与自己利益直接有关的事愿意干,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不愿意干,即使是与自己的利益相关,但不能带来直接收入的事也不愿干,给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带来了新的难度。三是农副产品市场冲击带来水利建设消极现象。我国巳经加入wto,人世后有利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主要是欧美农产品对我国大举进攻,广泛占领市场,使我们的农产品价格无法上扬,农民收入减少,致使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减弱,土地闲置和抛荒现象增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更为消极。三、积极探索新思路,树立治水新理念水利建设面临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任务重,要求高,困难多,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要强化“统”的功能,改变工作作风。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民群众更加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效,强制性行政命令已经不奏效,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做法必将受到抵制。因此,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开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的组织形式。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决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削弱政府“统”的功能,而是改变过去指令性干预为指导性引导。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到的事第2页共5页情要出面组织和协调,为农民群众做好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努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