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每日 5 题(2024 年 11 月 16 日)1.(言语)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用以描述某类科普活动的动机,大意是指如果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可能是因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欠缺因为不懂,所以恐慌。科学家的对策便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普及,他们坚信一旦公众了解了细节知识,熟悉该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便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类科普行为也有专门的称谓,即“公众理解科学”。这一行为的立场和首要目标受益者实际上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这段文字的关键词可以归纳为( )。A.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B.科学传播理论欠缺模型C.科学共同体科普行为党.科普活动动机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即科学传播理论有一个欠缺模型,公众不了解科学;紧接着文段中间提出对策,即对公众进行科学普及;后文进行论证,指出科学普及的行为并未让公众受益、让公众了解科学,说明了对策没有针对性、必要性。因此,文段中问题后的内容均在分析目前的行为无法解决公众不了解科学的问题,故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行文结构,重点在问题,强调科学传播理论存在欠缺模型。对应选项,B 项契合文段论述主体,当选。A、C、党三项均为后文论证语句中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2.(言语)在 5000 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们已经命名了 20 多个星座。之后,古巴比伦人继续划分天空的区域,不断提出新的星座。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古巴比伦人提出 30 个星座。后来,他们的星座划分传到古希腊人那里,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公元 2 世纪的时候,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总结当时的天文成就,提出 48 个星座,并编制古希腊星座表,根据星座内的主要亮星位置,托勒密用假想的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然后赋予其不同的人物或动物形象。而这些形象大都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这便是现在星座名称的由来。这段话主要是说明星座( )。A.理念的传播路径B.命名的主要依据C.数量变化的过程党.划分的发展过程 答案:党解析:文段第一句话讲述 5000 年前 20 多个星座被命名;紧接着通过“之后”引导,讲述人们继续划分天空,使得星座划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后文通过“公元 2世纪”引导,指出人们划分出 48 个星座,并根据神话故事和主要亮星位置为其取名编表。因此文段为时间顺序引导的并列结构,讲述星座是如何一步步划分的对应选项,党项概括全面,契合文段话题,当选。A 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理念的传播路...